从中国式教育之殇----到塑料环保之路在何方?
详情
2024年10月17日,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刘楠教授科研团队与生殖科王雪梅教授团队合作,在《Medical Review》上发表评述文章“Microplastic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male reproductive health”,认为环境微塑料暴露与男性生殖健康的关联,微塑料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对男性生殖系统的活力构成重大威胁。
一、微塑料暴露与男性生殖健康关联
在全球生殖健康领域,有超过1.86亿人受到不孕不育的困扰。全球超 1.86 亿人受不孕不育困扰,男性不育患者占比超半数。辅助生殖技术虽进步,但活产率未显著提升。虽微塑料与人类生殖健康直接关系未明,但环境污染物影响已证实,有必要警惕研究包括微塑料在内的致男性生殖健康下降因素。
▲图1 1970-2020年代捐赠者塑料产量和精液质量的趋势。
过去半个世纪(1970s-2020s),全球塑料产量激增,尤其在中国。同时,2010年至今捐精者精液质量急剧下降(图1),显示塑料工业发展与男性生殖健康退步的反比关系。塑料废弃物分解成微塑料,威胁后代生育力和健康。全球出生率下降预示老龄化,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因此,塑料污染与生殖健康关联是重要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问题。
精液分析对评估不育症至关重要,揭示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多因素致男性生育力下降,其中微塑料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我们提出创新性假设:微塑料与男性生殖健康有关联。虽因果关系未明,但证据表明微塑料慢性毒性或威胁男性生殖系统,此假设为研究新途径,探索其对生育和生殖健康的不利影响。
目前,有报告称男性生殖系统因接触微塑料而受到损害。微塑料的成分复杂,不仅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等主要塑料成分,还包括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类物质等多种化学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在食品容器、水瓶和玩具等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
男性生殖损伤证据多样,包括:(a)生殖功能障碍;(b)生化、精子形成和组织学参数改变;(c)睾酮水平降低;(d)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了解微塑料与这些不良后果的机制联系对保护和提高男性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二、下一步科学研究展望
塑料工业与男性生殖健康下降关系复杂,需战略干预来缓解。我们主张多管齐下:(a)限塑,推广生态友好品,严规化学品使用;(b)加强国际合作,应对污染,提高回收;(c)提高公众风险意识;(d)全面研究评估健康风险,探索影响机制。微塑料与男性生殖健康相关性需实证,生物标志物研究是关键。协作努力,应对挑战,确保人类和地球福祉。